此后,尽管段正严努力试图夺回王权,但始终未能如愿。
当段正严将江鸿飞的御笔书信呈给女婿高量成时,他满心期待能够得到支持。
然而,高量成却年轻气盛,不愿向大元帝国低头。
他坚信大理国对大元帝国毕恭毕敬,从无失礼之处,大元帝国无理由侵犯大理。
他更以“以有道之师伐无道之徒”为由,力主一战。
段正严虽然心中不愿,但碍于高量成的坚持,只得妥协。
他委婉地向江鸿飞上书,请求宽恕大理国,对于无条件投降一事只字未提。
江鸿飞阅罢奏表,心中已是大致明了大理国的态度。
江鸿飞见此,即刻颁布诏令:任命吕将为大理宣抚使,石宝为征大理都元帅,韩世忠为征大理都监,鲁智深为征大理副元帅。此四人,携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之利器,誓要灭掉大理国。
石宝,此人行事果决,从无二心。
江鸿飞的命令于他而言,便是行动的号角,无需多问,只需执行。
接到任命后,他即刻整肃军马,十万大军在晨曦中启程,跨过重重关隘,直指大理腹地。
段正严见势不妙,急调高量成领十五万大军迎战。
两军于大渡河畔展开了殊死会战。
高量成率军冲锋,然未曾料到,大元军之勇猛,超乎想象。
不过须臾之间,大理军阵脚大乱,十五万大军如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大元军乘胜追击,大理军伤亡惨重,五万将士血染沙场,四万余人被俘,高量成亦未能幸免。
石宝乘胜追击,与韩世忠、鲁智深分兵三路,自率中路大军渡过汹涌大渡河,直逼金沙江畔。
沿途部落,闻大元军威,纷纷归降,更有酋长献策,以革囊渡江。
石宝纳其言,大军乘皮筏破浪前行,终抵丽江。
此时,吕将却持异议,认为应先礼后兵,遂遣使者入大理劝降。
然大理新相国高理成,乃高量成之弟,性情刚烈,誓死抵抗,更亲手斩杀使者。
石宝闻讯大怒,亲率大军直捣龙首关,势如破竹,大理城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