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样都是妾室。
衡王府的侧妃娘娘只要尚未入玉牒,其实是与一般妾室没啥区别的。
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过是看在衡王殿下的面子上,给两句好听的话哄哄。
既与衡王府交好,也体现了自家的风度体面。
周大奶奶显然还觉得不够,又来了句:“贵府的王妃为何不来?”
“王妃姐姐她爱清静,本就不喜这些宴饮的场合,是以就让我来了。”翁元雁忙找回了方才的微笑,对答得体。
“噢,我说呢!王妃是东山公之后,自是端庄大气!不过贵府是有两位侧妃的,下回傅侧妃也带上另外一位,我们女眷在一处说说笑笑的,岂不热闹?不能叫我们沾不上王妃的边,连两位侧妃都沾不齐全吧!”
周大奶奶又笑呵呵地给英国公府的秦夫人行了个礼,“您说是吧?”
秦夫人笑了笑:“言之有理。”
翁元雁顿时面子上挂不住。
这不就是暗指她爱出风头,不安分嘛……
周大奶奶绵里藏针的本事依旧没变。
丹娘看得有趣,忍不住又多吃了两盏茶,倒是一旁的玉姐儿看出了些许端倪,拉着母亲凑过去小声道:“这位夫人似乎不喜欢那侧妃娘娘呢。”
闻言,丹娘鼓励地拍了拍女儿的后背:“咱们家玉姐儿当真眼明心亮,看得真准。”
她还以为翁元雁会撑不住,提前离场。
谁知人家脸皮厚不说,心态还很强,不但没走人,反而在雅集之上狠狠出了一回风头。
比书法,拔得头筹;
比文墨,也不甘人后;
比诗词歌赋,更是字字句句辞藻清丽婉约,颇显才华。
周大奶奶凑到丹娘耳边冷笑:“瞧瞧,这风头出的,都把人家未嫁的女孩们比下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想要再次择婿呢。”
丹娘笑而不语。
这种雅集宴会,本就是给未嫁的女孩家一个展露自己的机会。
各府各家的主母自然会留意门当户对的女孩,也好给自家的儿郎寻个好亲事。
像翁元雁这样,不分主次,自己反而大放光彩的,还是头一遭。
只不过这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