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兰突然站起身,她的全息笔在空气中勾勒出太阳系的模拟图:“但这里有个矛盾点——晨星共同体明明已经达到23级文明水平,为什么能存活至今?”
投影切换成一段加密视频:数千个金属球体漂浮在晨星母星周围,构成某种复杂的阻尼场,当吞噬者的触须接近时,这些球体表面同时亮起幽蓝纹路,使得整个恒星系在引力波图谱上突然“消失”了五秒钟。
“量子隐形帷幕……”孙教授的眼镜片反射着跳动的蓝光,“他们用戴森球作为幌子,实际建造的是宇宙级的隐身装置。”
三个月后。
巨大的纳米编织机正在小行星带作业,数以亿计的太阳能收集单元被组装成蜂巢结构。
但与常规戴森球不同,这些六边形模块内层都镀着从晨星残骸中逆向工程得到的量子涂层。
“能量遮蔽率已达63。”工程师向太空中的陈麟汇报,“但有个致命问题——按照这个规格,地球将接收不到足够的阳光。”
全息通讯里的李长虎突然插入对话:“南极洲‘极光’基地刚传来好消息,他们改进了晨星的引力透镜技术。”画面切换展示着一个环绕地球的透明光环,“这东西能把太阳光折射成无害的暗辐射,再通过大气层转换回可见光。”
陈麟注视着太空中逐渐成型的银色巨网,忽然问道:“张峰无之前留下的那个坐标破译了吗?”
徐若兰的声音从加密频道传来:“猎户座悬臂的异常引力源,我们发现了……这个。”
投影中浮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三百二十七个金属球体排列成dna双螺旋状,每个球体表面都刻着与黑色立方体相同的光纹。
“它们还在休眠。”孙教授调出光谱分析,“但球体内部的量子读数显示,这些装置每隔12年就会向宇宙深空发送一次定位脉冲。”
一年零四个月后,当戴森云完成最后一块拼图时,整个太阳系发生了奇妙的扭曲。
从冥王星观测站传回的影像显示,太阳就像被罩上一层流动的水银,所有电磁波经过这层介质后都变成了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