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能很明显地听到超过十个音符出现在同一刻。
你更愿意去相信,这样的演奏是一个八爪鱼,或者机器人。
非人哉。
所有的技巧被傅调无比轻松地掌控在手中,肆意玩弄。
就如同玩具一般。
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音乐以一股更为炫技的手法在钢琴上不带任何停滞的飞奔。
傅调的手指甚至给人有那么一丝丝拧成麻花的错觉。
炫技,炫技,以及更多的炫技!
让炫技成为音乐的支柱,让音乐性作为骨肉包裹住炫技的空隙。
超越常人想象完美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在傅调的手中呈现。
不管是路人,还是乐评人,全部都为傅调音乐之中所展现出来的作品所折服。
这个就是傅调。
这个就是李斯特。
这个就是炫技!
傅调对外其实很少会演奏一些炫技的作品。
例如肖邦,贝多芬,这类作品傅调基本上都是从诠释出作品的本体出发,尽可能低让音乐表现的更为漂亮,观众更能带入。
因此会有一些不太懂行的人在外面暗戳戳地说傅调不喜欢演奏技术类作品。
原因就是因为傅调的技巧不太行,他对于这种技巧类作品的掌控程度非常非常低。
技巧对于傅调而言太难了,他只能去从音乐的美感出发,而并非技巧方向出发。
很多人都这么说,毕竟傅调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演奏过一些真正的技巧作品。
比如野蜂飞舞,比如李斯特的钟,比如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傅调很少会演奏这类作品。
但是现在,从尽头的演奏之中,傅调向着所有人证明了一点。
那就是他会演奏技巧类作品。
他对于技巧类作品的诠释远超常人想象。
不仅如此,他甚至可以将这类作品演奏的更为绚烂。
只要他想,他可以比任何技巧类型的演奏者更为炫技。
而他不演奏技巧类作品,仅仅只是因为……他更喜欢乐曲本身。
因此,他才会演奏出如此,完全由技巧堆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