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往前的音乐厅,音乐厅的设计也越是归为统一,整体而言都是一个鞋盒的模样,演奏者在音乐厅的最前方,然后音乐厅内部呈现出一个长方体,周围有两三层的楼座以及包间,可以让更多的观众在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听到音乐厅的全部内容。
不过很快,便有了新的设计,不是说声音都是以声波传播的吗?既然如此,那么就开始将音乐厅改造成那种扇形的结构,每个地方都是一个扇形的区域,越往前观众越少,越往后观众越多。
目前主流的老式设计都以长方形的鞋盒结构,以及扇贝的扇形结构为主。
不过很快,新的设计方案便出来了,那就是以柏林爱乐音乐厅那些地方为主的新式音乐厅。”
众人顺着楼梯走上了楼。
两位秘书之中的一人拿着傅调的行李,而另外一人,则是在前面开路。
他们走到了二楼,来到了一个长廊内,似乎是一个步道。
在边上的介绍中有显示,这里曾经是给普通观众更换衣服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改成了步道,让观众的视野更为开阔,也让音乐厅的设计更符合逻辑。
负责人并没有介绍这个步道的历史,大概是他觉得这个历史似乎并不怎么值得介绍,他只是带着傅调,跟着前面那位开路的秘书,顺着这个步道往前走去。
一边走一边继续开口道。
“那些新式音乐厅都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他们开始让音乐厅的后面也开始坐人,音乐厅不再是一个很简单的单方向的传播,而是一个多方向的传播。”
“我去过柏林爱乐,柏林爱乐那边确实如此,我记得他们曾经将柏林爱乐称作为……葡萄藤音乐厅?”
“哈哈哈,是的,葡萄藤,你去过柏林爱乐以及易北音乐厅,你应该发现两个音乐厅其实很是相似吧?”
“没错,一些细节上的构建还有所不同,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