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可要尝尝,这花生可香了。”她本来想要烤地瓜的,但是宫中的人认为 吃多了红薯会放屁,不雅观,这红薯在宫里基本找不到。
康熙接过花生,自己剥了壳,吃起来倒是不错,“表妹说有事找朕,不知是何事?”表妹难得找他一会,他今日政事不算多,便早早地入了后宫。
于穗岁拍拍手上的灰,起身从博古架上拿起自己整理了大半年的条条框框,“表哥看看这个,我花了大半年整理出来的。”
她为了自己后半生可以悠闲度日可是忙碌了好久,将后宫的晋升制度完善了一下。按照原有的规定,其实也可以,但是灵活性太强了,不利于她管理。不如将这些规矩定死,康熙是个不喜欢遵守规矩,但别人一定要守着规矩来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好名声脸面。
康熙看着这二十来张纸,写得清晰明白。后宫位份待遇不变,但晋升的规则改变了,旗籍和包衣旗要区分开来,满洲旗第一等,蒙古旗第二等,汉军旗第三等。包衣旗直接统一成一个标准。
后宫位份起点也改变了,旗籍的后妃从答应起,汉军旗答应,蒙古旗常在,满洲旗贵人。若有生育,一个儿子升一级,到嫔位后再生两个儿子升一级,贵妃终结,贵妃位份后改成奖励银钱赏赐。女儿的话两个女儿升一级,到嫔位结束,若在嫔位生子同上。最后就是没有生孩子的十年进一位,嫔位终结。
也就是说一个满洲贵女入宫后是贵人,但要变成嫔要么生一个儿子,要么生两个女儿,如果先生女儿再生儿子,最多就是多一点奖励。
至于包衣,都是官女子起步,一个儿子进一位,两个女儿进一位,都到嫔结束,嫔位生子,两个儿子进一位,妃位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