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一楼是当时比较流行的类似会展构造,挑层近八米,炎热夏季步入犹如未散热气的蒸笼,而到了冬天又像是四下里透风的冰窟。
但也就在如此冬冷夏热的严苛条件下,展示过第一代铅酸电池新能源汽车、国产120寸双led液晶背投电视以及校企联合研发的多功能城市住宅新风加地暖系统等等,如今也依旧保留着展厅功能,尽管路过的可能不会多看一眼。
姜芋把“盗版”出租车停在大厦后巷,时间来到下午2点17分,对于“黑水”小组的组长仅仅是保持一点好奇,或者说作为“同行”至少来认个眼熟。
重新步入凛冽的寒风中,一只应景的红色破塑料袋从楼房间的空隙中眨眼划过,尽管冷风呼啸,还是能隐约闻到几米外巷角的尿骚味以及垃圾清运车留下的沆浊污水痕迹。
绕到大厦正面,原本架在停车台房檐的四个鎏金大字泛着铜绿,物业为了吸引眼球在每个字上加了灯带,反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正对着的旋转门上有张不知道挂了多久的“设备检修”标识,紧挨着的小门旁摆着一张同样不知所谓的“来客登记”桌子,空着的椅子上没有半个人影。
姜芋掀开厚实的防风帘走进,斜前方是一处凸显风格的“高山流水”,假山、瀑布、河道造景,依旧还是一张“设备检修”挂在显眼位置。
假景旁是大厦入住商户铭牌,总层高48层,每层接近1600-1800平米,十人左右的小型公司可容纳五家,不过当视线落向查找时发现——虽然不至于落灰,但看得出很久没有更新过。
原本不抱希望可以在上边发现薄薄a4纸上记的“鱼门科技”,却不想一条相对崭新的标牌恰好印入眼中,所在的楼层在不高不低的三十三层。
眼下唯一要考虑的是电梯,如果是时下比较先进的刷卡或者租户邀请还不太容易上去,只有先去电梯间看一眼再说。
姜芋环视四周,发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