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愿为督师,督理三边,剿灭闯贼!”
陈新甲跪伏在地,叩首道。
崇祯饱含着愤怒的眼神,在陈新甲的叩首下终究是消散了一些。
不过崇祯也并没有答应陈新甲。
一旁的陈演、蒋德璟两人对视了一眼,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可能在沉默无言。
两人先后站了出来,奏请代为督师。
不过最终收获的还是沉默。
跪在地上的周延儒,看着一直以来都站在他身前没有动作的崇祯。
他知道,崇祯还是想要他来督师。
先前的种种,不过是崇祯还想要一块遮羞的布罢了,免得落下一个逼迫太甚的恶名。
周延儒心中苦笑了一声。
今上和陈新甲谋议和清国议和的事情,他其实也是知晓。
正月的时候,崇祯召见他,征询他关于此事的意见,一连追问两次,那个时候他始终一言不发。
他想的是,安享其成,成则分功,败不及祸。
与外虏议和之事,必使得天下哗然。
这件事,他不愿意沾染。
而眼下,他便遭受到了这件事所带来影响。
崇祯对于他已经不再像是此前那般尊重。
周延儒心中冷寒。
崇祯想做圣君,他想要做完美无瑕的圣君。
辽东败了是边臣无能,议和败露是阁老擅权,连加征的辽饷都要假手户部上奏。
这龙椅上坐着的,永远是个干干净净的圣明天子
所有的过错都是臣子的,所有的骂名都要臣子来背。
所有的一切,都是众臣误他!
周延儒提起最后的精气,他知道一切已成定局,再度叩首道。
“时局昏暗,国家动荡,臣身为内阁首辅,难辞其咎,罪难以赦,恳请陛下允许臣代为督师,平叛剿贼。”
这一次,崇祯终于没有再沉默以对。
“先生既果愿去,朕在宫中有过奇门,正在此刻,一出朝门,即向西行,慎勿东转。”
崇祯的话语冰冷,毫不掩饰催促之意。
周延儒清楚,这是崇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