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潘小安抽出时间下来视察,就是为了确保种粮能够入土,而不是被吃掉。
    从两府来的农业学生,行走在各个村落,为当地百姓讲解种植技术。
    潘小安随着他们一起走。他喜欢看这些年轻人充满干劲的模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潘小安对这句话十分认同。
    人一旦上了年纪,或者有了成就,就会变得固执呆板。
    他们自我形成的理论与权威,便成了真理,容不得别人质疑与突破。
    还是年轻人好,敢想敢干,不用担心为声名所累。
    潘小安看到百姓在地里劳作,心里就很踏实。
    他们的汗水会化成粮食。这些粮食会成为士兵一往无前的动力。
    这些粮食是安国稳定的根基。
    说一千道一万,不论是帝王还是庶民,谁能离开这口吃食?
    而有了田亩,有了这口吃食,又有几人会在乎谁当皇帝呢?
    “小安,你在傻笑什么?这天都热死了。”
    “小颖,你现在倒是变得娇惯喽。以前跟着王大嫂捡麦穗时,也没见你说热啊。”
    “我…”
    潘小安扯下两根柳枝,编了个凉帽戴在王小颖头上。
    绿叶衬着王小颖的脸,更加白皙。
    “小颖,你还怪美唻。”
    王小颖看着潘小安,含情脉脉。她想起小时候。
    五月麦黄天。
    她跟着王大嫂捡麦穗。麦地里热浪滚滚,炙烤的人大汗淋漓。
    王小颖累的想哭。可她不敢。她要忙着捡麦穗。
    多捡一个麦穗,她就能多吃一口麦米,多吃一块麦饼。
    可农活劳累。弯腰抬头,重复这个动作,会让人腰疼脑晕。
    每当风起时,她都会看向村里。
    她期待着潘小安的出现。
    那时的潘家,还没有败落。他家里有八十多亩地。
    潘小安不用劳作,有私塾先生教他读书。
    王大嫂之所以能在麦田捡麦子,就是捡的潘小安家的麦子。
    要是去到别家,别说捡麦穗,捡个麦秸都容易被打。
    潘小安下了私塾,就会到麦田里玩。
    王小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真千金快回来,他们都想拆散你家千秋愚戏爱,过时不候我的抗战有空间重生修仙:我的眼睛能看到气运光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风神大人的真香日记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1981:开局带女知青吃鸡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