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总,我昨天晚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感受到了你的诚意,我打算跟你合作。”
柴智苹大喜,她心心念念想了好几年的事,终于要实现了,“李导,你不会后悔你的选择,我绝对是你最佳的合伙人。”
李声耀笑笑,“我这边有一部电影,我想或许很适合在弯弯拍摄。”
电影好,电影有逼格,能忽悠投资商。
“是什么电影。”
“一部青春片。”
弯弯影视圈除了文艺片,最拿手的就是青春片。
文艺片不用说了,四大导演都是高手,都是可以在电影史上留名的人。
青春片的话,这一点李声耀亦是纳闷。
内地之前的青春电影好好的,像是《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十七岁的单车》,明明很有意思。
但是后来以小四,赵燕子为代表,内地青春电影就变了形状,要么是背叛,要么是打胎,要么是打架,要么是神经病。
跟绝大多数人的青春没啥关系。
他前世也算是上过学的人,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那些青春片的事。
港岛这个以前的亚洲电影大本营同样奇怪,好像没有青春片这个类型。
摄影师和双胞胎组合拍了几部电影,好像是青春片,但毫无代入感,一眼假。
而弯弯的青春片,真的很不错,大概是弯弯建筑比较陈旧,大概是弯弯那边天线比较多,大概是弯弯人比较喜欢骑机车,他们的青春电影总是很有年代感。
很容易就代入进去。
这就是李声耀愿意跟弯弯合作的原因。
柴智苹闻言,多少有些失望,她还以为是大片。
不过转念一想青春片投资少,正适合用来做一次尝试。
她注意到李声耀需要纸巾,立即将纸巾递过去。
“李导,这部电影叫什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九把叨的作品,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写了,不过还未发表。
这个狗子是个独,李声耀抄他电影,毫无道德压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弯弯拿到了四亿多台~币,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