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理就和原本抱有期望、希望高价卖出的货暂时堆在仓库,虽然慢慢回血不算太难,但原先的旷阔预期没了,淡季有些难卖,现在能有人上门,出个以前或许会嫌弃的标价购下,这还不赶着卖?
更何况善导大师给出的价格,十分体现他对某位年轻刺史的尊重:
管事恭恭敬敬的禀告完毕。
欧阳戎听完,轻轻颔首。
王操之、裴十三娘那边的投入没亏就行,只不过他们投入的规模巨大,回本慢些,也远远没有裴十三娘原本炒星子坊地皮的那种暴利项目收益大。
但是呢,这又是个实打实的实体财产,总能赚钱,只是周期长,最精明的商贾都爱逐利,若不是有欧阳戎这样的贵人按着头,他们不爱做这种回报慢的买卖。
有点类似于欧阳戎此前“感化”裴十三娘后,所推进的星子坊廉租房营造。
想到这些,欧阳戎咳嗽了声。
话说,王操之、裴十三娘自从跟了他后,好像尽是做善事去了,虽然是欧阳戎眼中的理所当然,但却是同行商贾眼里的大善事。他们除了人脉靠山的加持外,似乎并没有在他这个好姐夫、好公子这儿赚到什么暴利。
等等,王操之那伙粮商倒是从折翼渠赚了不少,但那算是例外,那时欧阳戎还任龙城县令,这方面尚且有些“手软”。
欧阳戎出神之际,管事留在原地没走,脸色似是犹豫。
年轻刺史瞧见,直接问:
“还有何事?”
管事小声问:
“明府,除了主石窟外,咱们还修建了不少小石窟,有些规模不比主石窟小多少,这些石窟,明府准备怎么处理?”
欧阳戎想了想:
“可以和这次东林寺的买卖一样处理,有愿意接手的佛寺,都可以谈,官府这边也都好说,但是有一点要求,那就是除了石雕壁画等艺术品外,至于其它的营生不准去做,比如商贸开店。只准道观、寺庙入驻。
“这毕竟是圣人与朝廷钦点用来造像的地方,需要初心如一,也算是江州官府扶持下浔阳文化。”
“是,明府。”
管事退下,不过欧阳戎瞧见他有些忧色。
估计也在苦恼这么多石窟,谁过来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