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被门口的风吹的弯了腰,他漫不经心的用手护在烛光前,皱眉看着屏风处开门进来的人,是小太监临风。
“走了?”
“回王爷,那小娘子走了。”
案桌前的人嗯了一声,见临风不动,将画卷合上道:“有话便说。”
“是,奴婢听老王妃身边的绿苏姑姑说,王妃有意魏国公家嫡女。”
临风说完,瞟了自家主人一眼,见不曾有任何反应,才站起身。朝后退了几步,转过屏风,将门掩上。
周时勋见他走了又将书丢在案上,望着烛火,微微扬起下巴,看着面前的烛火陷入沉思。忽尔将灯吹灭,书房顿时陷入黑暗中。
屋外的人见灯灭了知道郡王要歇在书房,便遣出了宫女太监。
凌晨的风格外的清爽,周时勋被宫女服侍着穿了官服,向母亲请安便往宫中去。
官员卯时上朝,从午门的西侧门进了宫,走上汉白玉拱桥,往太和门进去,便可等在太和门前的广场等待皇帝的宣召。
此时天虽未亮,但提着烛火的女官已经三三两两的引着官员进了太和门。周时勋是郡王,他不需要女官打灯笼引,朝廷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可自己带灯笼,不必抹黑进宫。
与刚进门的督查御史寒暄了几句,便听进皇帝宣召,整理衣冠便按官位顺序进了太和殿。
此时正直夏季,上表的都是有关漕运,或者长江发大水的情况,好在这些事都是每年必议,安排人处理起来也十分顺手。
然后便讨论到顺天府尹一职,往年这一职位一般是有尚书或者侍郎担任,但是太子却提出这样容易造成尚书权力过大的弊端,建议还是一人一任。
开始周时勋没说什么,而是默默的听着,后来还是皇帝感觉他今日未做什么表态才点到他姓名。
他之前对这个官职不想做什么表态,只是昨日他稍微打听了一下,原来那秦烨从杭州回来是想这一职位。他也丝毫不避讳,侃侃而谈。
“微臣觉得,即是重要的职位,还是从竞选者中选拔的好,最好有个什么考核。”
皇帝听说,扫了一眼众位大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