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种问题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了。
像隔壁金道长的屋里,不时传来小孩儿嬉闹声,在苏子阳的儿科实习经历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
心里不由得暗道这些道长都是有些手段的。
在来之前,自己的朋友就告诉苏子阳这里的道医水平很高,让自己暗中多学习。当时苏子阳心里暗自不爽,觉得自己这水平不说十分厉害吧,但是应该不会比这有些大学都没有读过的人差吧。
但是听了一个多小时隔壁金道长治病,苏子阳发现,自己真的应该好好学习。
苏子阳看着哭闹的孩子,在金道长的安抚下,一个个喜笑颜开,心里已经开始对之前的想法愧疚了起来。
苏子阳是新来的,整个上午没有患者。
听了一会隔壁治病的声音,苏子阳回到了自己座位之上,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伤寒论》看了起来。
伤寒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后世尊称之为医圣。
与《伤寒论》一起的还有一本名为《金匮要略》的书,这两本书合称《伤寒杂病论》。由于年代久远,后世传抄多有遗失,又或有增补。
所以现在多分为两册,一册伤寒论,一册金匮要略。
伤寒论讲的是外感病之类的疾病,而金匮要略主要讲的内科杂病之类。
全书一共260个方子,方子精而简,效果显而彰。
所以后世称这些方子为经方。古今医家对这些方子推崇备至,故而亦称之为方书之祖。
而《伤寒杂病论》一书也是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之为中医四大经典,这四本书奠定了中医的基础。
古今称赞的书,自然是经典。
苏子阳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看这几本书上,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两本书,虽然不能说倒背如流,至少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低头读书,苏子阳听着外边患者的声音。
突然想起来了自己曾经向往的日子,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这也是古人比较推崇的方法之一。
因为中医这门学科,决定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性质。
上午的时候,人一般精神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