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精锐的编制,在当时国军中是绝无仅有的,相对其他调整师来说,其编制装备都要大很多。
其中,第三旅所辖两个团的团长分别是原3团团附刘子淑、原补充1团团长马威龙。
而让原教导3团的各营连排基层官兵们感到憋屈的是,自己明明在淞沪战场战绩最为辉煌,战功最为显赫,并且作为殿后部队一路掩护大军撤退了回来,怎么晋升相比起来反而显得平平无奇?
除了宋团长晋升一级任旅长外,原团附刘子淑接任3团团长,一营长王景雄接任团附兼营长,二营长调任为6团团附兼营长,三营长任旅部参谋主任,都只能算小升半级。
一个萝卜一个坑,除了愿意外调的,底下的军官也就只能跟着小升半级。
尤其一营长王景雄,很多人都为他叫不平。
宋鸿飞任军士营营长时他任连长,宋鸿飞任3团团长时,他跟着过来任营长,妥妥的心腹爱将。3团的战功属全总队最佳,一营长的战功也有目共睹,怎么晋升不应该也跟上吗?!
别的团战功都比不上3团,为什么有的营长都能晋升团长?不公平!
与很多人原本日盼夜盼朝思慕想的认为扩编了一级就该跟着加官进爵一级相比,现实不免让人产生些许失落。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论功行赏,赏罚分明,才是行伍之道。
正所谓是不争馒头争口气!
这也是兵之常情,在所难免。
其实也有些人为宋鸿飞打抱不平,他虽然晋升为少将旅长,不过只是职务军衔,铨叙军衔仍是上校。
以他的战功,当属冠绝全军,晋升师长和铨叙少将都不在话下!
不过宋鸿飞只淡淡回了他们一句:这是早晚的事情!
精明老道的桂率真总队长自然很明白3团官兵的心理和情绪,他亲自到3旅3团找了宋鸿飞等人,一番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以安抚兵心。
桂总队长道出了原委:
其实这也不是上峰小气,一是由于别的几个团调整人员编制的时候,3团当时尚在作战,自然不好变动,而校长为了防止虎视眈眈的各方大佬伸手,就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