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朝纲,颠覆王朝的经验教训。
    除了不重用太监内臣,还特意在皇宫门口,竖起一块铁牌:内臣不得干政,犯者斩!
    刘和身为朱元璋的贴身太监,平时照顾老朱的起居生活,仅此而已。
    涉及朝堂之事,不敢之言半句。
    蓦的。
    “来人!”
    就听御书房内,朱元璋一声断喝。
    太监刘和吓得手一哆嗦,拂尘掉到了地上。
    赶紧弯腰捡起拂尘,连滚带爬的冲进御书房,惶恐道:“奴…奴婢在。”
    朱元璋看都不看跪在地上浑身哆嗦的刘和,大声道:
    “传朕的口谕,宣魏国公,韩国公,太史令刘伯温,左丞相胡惟庸,礼部尚书刘三吾,户部尚书傅友文。”
    “等等,刘伯温现在重病在身,就算了。”
    “其他人即刻觐见!”
    “奴婢遵旨”
    太监刘和轻抬脚,快速离开御书房。
    御书房内。
    朱元璋仔细斟酌了一番,才传旨宣这些重臣觐见。
    他们中徐达、李善长和胡惟庸是这一政策的参与者。
    傅友文是户部尚书,掌管朝廷的钱袋子。
    刘三吾是近几年提拔的重臣。
    当年一起制定公田政策的大臣中,御史中丞、太史令刘伯温重病在身。
    徐达常年镇守北方,很少参与朝政。
    李善长在洪武四年后,就辞去中书省左相职位,赋闲在家。
    不过作为淮西集团的领袖,李善长在朝中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左丞相胡惟庸既是李善长的姻亲,又是他推荐的。
    现在担任中书省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权势汹天。
    最近更是与淮西勋贵们勾连到一起。
    朱元璋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并不表示他不在意。
    深夜召几位重臣觐见,朱元璋有两个目的。
    一是这些人大多是这一政策的亲历者,也是这一政策受益者,他想看看这些人的看法。
    二是最近胡惟庸在李善长的暗地支持下,与淮西勋贵勾结,老朱已经嗅到了一丝危机,借机敲打敲打他们。
    一个时辰后。
    这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大道神主她又拽又软家族修仙:低调在云雾之下恋与终焉爹是魔主,却先天圣体重生后,从一张彩票开始称霸商圈牛掰小乞丐至道孤独你们一个都别想重生陛下就是躺赢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