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8)页
士人。刘渊建国后,任命为范隆大鸿胪,朱纪为太常,并封公。刘渊还委任京兆士人王育为太傅,征召隐士卜瑚为光禄大夫。又有后部士人陈元达,刘渊未举兵时曾召之,元达不应。等到刘渊为汉王时,有人担心地对陈元达说:“你难道不害怕吗?”陈元达笑着回答:“我深知刘渊为人,刘渊亦明我心,恐怕二、三天内,就会有委任我的驿书。”果然当天晚上,刘渊就召元达为黄门郎。陈元达屡进忠言于刘渊,甚为得力。又刘渊在俘获西晋河内太守河东大族裴整后,即任命裴整为尚书左丞。但尽管如此,由于刘渊纲纪不严,加之他长期坐镇都城,带兵出征均是其子和诸将,故滥杀无辜,烧掠奸淫之事虽禁不止,愈演愈烈。刘琨曾描绘当时并州的情景:“群胡数万,周布四山,动足遇掠,开目睹寇”,“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此言虽有夸张,但多少反映出汉国政权不重视抚恤流亡,组织生产,以及制止杀掠的措施不力的事实。
    重构皇权
    刘渊建国之初,试图“称汉以怀人望”,因此采取西汉初年的三公制,以与“依高祖称汉王”相配合。他任命右贤王刘宣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左于陆王刘宏为太尉,范隆为大鸿胪,朱纪为太常,上党崔懿之、后部人陈元达并任黄门郎,族子刘曜为建武将军。在这些人当中,或为刘渊的师友,或为其同乡亲眷,唯有刘宣地位崇高,史称“军国内外靡不专之”48
    。可见此时的政治体系其实是刘渊王权与刘宣相权的二元体制。47
    到永凤元年(308年)称帝后,刘渊重构了官僚体系,以刘渊家庭成员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最高官职。其中统兵权归于刘渊子刘和、刘聪与族子刘曜,“三公”中刘渊亲族占其二:刘和、呼延翼(岳父)。47
    永凤二年(309年)十二月,刘渊进行第三次机构及人事调整,以刘欢乐为太傅,刘聪为大司徒,兄长刘延年为大司空。这次人事调整主要围绕刘聪展开,为即将举行的立嫡作人事上的准备。次年(310年)正月,刘渊册封梁王刘和为皇太子,长乐王刘洋替补为大司马,以争取呼延氏的支持。同时,为了继续笼络另一支重要势力——氐人,刘渊在册封皇太子的同时,又立单徵之女为皇后
第(6/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官场:平步青云史上第一美男木叶:谁家好人这词条官场:救了神秘大佬,乘风破浪女帝上岸斩功臣,逼我黄袍加上身吞噬九重天狱龙在野:总裁老婆请自重吞天邪神我有一炉,可提炼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