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匈奴修筑的盖臧城南北长、东西窄,所以张骏在此基础上增筑的东西城的范围也小,而增筑的南城则面积比较广阔。所以,张骏时,姑臧城的市场就在增筑的南城,基本在前面七城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一下。由于地形的缘由而改变了千年来《周礼》所强调的“面朝背市”,姑臧城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史上“宫北市南”的先河,是对传统礼制《周礼》的绝对挑战,同时也奠定了姑臧城在东亚建筑史上显赫的地位。
太延五年(439年)6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占姑臧城。是年冬季,北魏徙姑臧城吏民三万户到平城。《南齐书·魏虏传略》记载:“什翼圭始都平城,犹逐水草,无城郭,木末始土著居处。佛狸破凉州(指北凉沮渠氏)、黄龙即指北燕冯氏,赵郡徙其居民,大筑郭邑,截平城西为宫城。”所以,“平城新制拟凉州都会”。包括赵郡亦受武威郡之影响。
太和十七年(493年)冬十月,北魏孝文帝命司空穆亮、尚书李冲与将作大匠董爵修筑京都洛阳。据《魏书·李冲传略》记载:“(李)冲机敏有巧思,洛都初基,安处郊兆,新起堂寝,皆资于冲。”可见洛阳新都之规划营建均出自李冲之手。李冲为前凉李弇之孙李暠之曾孙,受姑臧城营建和规划思想及方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