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宜想了想,道:“你去趟都江公主府吧!跟公主说说,看能不能让公主劝劝皇上。既然是秘旨,到时候再指派他人也说得过去。”又道,“我给龚东宁写封信,让他拖两天。”
十一娘也觉得不错,甚至想着,要是公主那里说不过去,就进宫去求太后娘娘,总之,不能让谨哥儿跟了去。
谁知见到公主,公主笑道:“我就知道舅母会来找我!”笑容里透着小小的得意。
十一娘愕然:“难道是公主……”
“三皇兄说了,舅舅想着那千古的清名,不管谨哥儿,那我们来管好了。”公主点头,眼睛笑成了弯弯的弦月,“在皇兄跟皇上说的时候,皇上还不同意让谨哥儿做同知,说他年纪轻,只让做个百户,还是我进宫求了母后,母后亲自跟皇上说,皇上这才同意的。”说着,她搀了十一娘的胳膊,“舅母来的正好,前些日子战事不利,宫里也战战兢兢的,如今大事已定,母后和皇后娘娘都松了口气,召了我和三皇嫂进宫说话。我们一起进宫去,舅母也好给母后和皇后娘娘问个安,还可以碰到三皇嫂。说起来,让我进宫请母后求皇上还是三皇嫂帮着出的主意呢!要不然,我们怎么懂这些。”
知道不是皇上的意思,十一娘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可看着江都公主兴奋的脸庞,她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能再说了——雍王也好,江都公主也好,甚至是雍王妃,都是好心,上次拒绝了让谨哥儿回燕京的事已经是泼了雍王和江都公主一瓢冷水了,再拒绝,不免会让他们觉得寒心。
“还好我今天穿得算是整齐。”十一娘笑道,给江都公主道了谢,和她一起进了宫。
太后娘娘提也没提帮谨哥儿说话的事,反而问起他的婚事来:“……他年纪也不小了,你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上次给七皇子议亲的时候,我看翰林院侍讲学士孔文杰的女儿不错,又和谨哥儿年纪相当,哪天我招她进宫,你也看看!”
“不知道孔小姐今年芳龄多少?”十一娘笑道,“我们给谨哥儿看过姻缘了,说要相差个三、四岁才好!”
这样,谨哥儿可以晚几年成亲。
“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