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孟浚下达旨意,令京师的刑部,增添条文,售卖福寿膏等致人上瘾者,不论何人,处腰斩。
而对于大英的要求,孟浚只当是狗放屁,完全不当一回事,连回复都不回复。
不过,孟浚也知道大英将来会很强大,将来会在印度,孟加拉一带,往缅甸方向渗透。
因此,孟浚随后又下了封旨意,命令缅甸将军吴三桂,侦查孟加拉一带的西夷情报,至于用兵西南,孟浚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只是让吴三桂多加了解,届时再详报。
………………
在孟浚脱离大队人马,跑到松江府横扫了松江官场后,江南无数的官员皆是战战兢兢,深怕什么天子又从自己治下抓到了什么大问题。
而孟浚也觉得自己现在目标太大,说不定有人私底下盯着自己,因此,孟浚也不再搞微服私访的事了。
天子车驾南巡,其势煊赫,前驱之士,甲盔明亮,所经之处,喝道之声震耳,沿途禁军密布,戒备森严。
至八月底,天子车驾来到了苏州城郊,孟浚驻辇于苏州城郊,抬目远眺,但见那座往昔起兵之时的山峦,依然静静矗立在天地之间。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啊!”孟浚忽然有些感慨的说道。
一旁的沈从文也有些感慨道:“陛下,不知不觉从起兵到现在,已过十七年了。”
孟浚缓缓往前走了几步,目光紧紧锁住那山,神色有些复杂,微风拂过,衣袂飘动,思绪如潮般翻涌。
“是啊,遥想当年,朕于此山之下振臂一呼,豪杰云集,共举义旗,彼时朕风华正茂,欲以死而报天下,不想,竟创如此不世之功业。”
孟浚负手而立,心中感慨万千,他从二十一岁起兵,至今已近四十,古人说四十不惑,他也深有感触。
“如今,四海归一,天下一统,只是这一路走来,多少英雄埋骨,多少热血洒尽。”
沈从文躬身行礼道:“陛下,从崇祯年间起,天下纷乱不休,白骨露于野,城郭倾颓,流民塞途,相望于路,幸而天将英豪,陛下兴义师,一扫垂堕之风,如今太平盛世已现,史册之上,陛下定当列为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