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年七月初,宋沛年被叫到了御书房。
一进御书房,就见包括历宗帝的每一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宋沛年一问,原是造船有了新的进展。
工部尚书吴宗恪表示,造船有了新的进展,“此船长三十六米,宽七米有余,共计二十四个船仓,可容纳百余人,载重一千五百多石。”
宋沛年听到汇报,也很是高兴,不要小看这船,光是砸进去的银子,就有一百多万的白银,现在也总算是看到了曙光。
历宗帝询问宋沛年,“太子,你觉得钟洋等人何时出海寻找新作物为妙?”
钟洋就是之前宋沛年亲自选出来的出海队长,他乃儋州人,自小就与海洋打交道,家族以捕鱼为生,对于海上的情况很是了解,另体格健壮,有勇有谋。
宋沛年没有作答,而是先询问吴宗恪,“这船测试了几轮?”
吴宗恪回道,“三轮,已经行驶了京杭运河三个来回。”
宋沛年点头,带着商量的语气对历宗帝说道,“凡事求稳不求急,父皇,要不让钟洋先带着人再行驶两轮京杭运河,又再在近海处行驶一段时间,再让其出海?”
历宗帝不好反驳,于是点头同意了宋沛年的提议。
好在,经过钟洋的测试,那船无误,汉行驶正常,水手们也皆是好汉,出海热情高涨。
钟洋等人已经前往了粟州,除开带上了船上之人所需要的衣物吃食和淡水,还带上了瓷器丝绸琉璃香料等物。
虽船队不在京城,不过按照传统,对于此类大事,皇帝还是要祈福的。
无论迷信也好,寻求心理安慰也好,或是真的求的了上苍保佑也好,宋沛年对此并没有多大的排斥。
毕竟,有时候,真的就是一个玄学。
祈福这日,历宗帝和所有皇子们,以及文武百官们都需要沐浴焚香、净衣整冠,又按照尊卑站在了天坛之上。
祈福的程序,被宋沛年简化了不少,供奉的祭品摆好,香烛点好,由着历宗帝带着众人叩首即可。
“祈求上苍佑我大历,愿此次出海顺利,寻得良种”
【老天保佑,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