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情,人的身份立场不同,看到的接受的理解的也会大相径庭,若不是她清楚感受到林夫人对她实质性的恶意,初次登门林夫人的设计,容姑姑看她像看死人一样的眼神,她处在外祖父的位置上想必也会认为这任妻子很贤惠。
从他对珍嬷嬷淡淡的恶感,结合曾祖母之前的叙述,她可以推断在外祖父心中娘亲落水是这样一个故事。
同对她不一样,林夫人必定从前对待娘亲非常好,是阖府都相信的好,有这个前提要件在,娘亲落水失踪,林夫人回来后伤心欲绝地自责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女儿,必定涕泪交加悔恨不已,而一同回来的人许是她的亲生女儿,许是心腹容姑姑、环嬷嬷之流,立刻喊冤不是夫人的错,在危机时刻,林夫人只顾着护佑自己的亲生女儿无可厚非,这时珍嬷嬷上场了,她声泪俱下地跳出来主动承认是自己害了小姐,都是自己的错。
一个老嬷嬷在悔恨之下真情吐露,话是十分可信的,外祖父在那一刻一定是恨极了她的,想将人给处理了,林这时林夫人定然开口提到了善良的娘亲和曾祖母,
外祖父细想起来,一个老嬷嬷年纪摆在那儿,不过无心之失,又有什么错呢,终是长女太善良,毕竟人是服侍了长女一场,又是老太太信任的人 ,这个时候,林夫人再次表明是自己的责任,有负老太太的信任,不怪珍嬷嬷,就让老太太只责怪我吧,也能有个宣泄的口子。
她的亲外祖母在林家鲜少被提及,但从态度上,她能感受到曾祖母很喜爱外祖母这位第一任儿媳,同样是儿媳,难免就会有所对比,这是人性使然,以曾祖母的性子仅仅如此她不会表现若此,这之中定然还有她不知道的缘由,此处存疑,但事实就是曾祖母对林夫人早有成见,在林夫人这里,她的说辞就可以是这样,这是她该受的,老太太本就对她有成见,罪责都在她身上,如此老太太也不会太过心伤。
就这样,林夫人一跃从看顾娘亲不力的重大罪责,成功变成了受点委屈也无妨的贤妻形象。
外祖父不怀疑怨怪林夫人吗, 肯定是有的,但在外祖父看来,长女不见了已成事实,重要的是家中安定。
更妙的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