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接下来是很有意思的两个未入流职业。织染局&铁冶所。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
    洪武7年,朱元璋在天下设立13个铁冶所。这些一共产出了9052987斤,这个数据比大明会典少了一半。盖因这些铁冶所以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矿场,未计入。
    折算成现在的数据,明初铁产量为9232吨。
    什么概念呢
    横向对比,一直到1670年左右,即300年以后,外国里,年铁产量最大的俄罗斯仅2400吨。
    纵向对比,是元初(1263年)的318倍,是南宋初年(1127-1162年间)的86倍,是北宋中晚期(1064-1067)的22倍。】
    老朱大大吃了一惊: &34;那么大一个俄罗斯,铁产量竟然那么小&34;
    这可远出他的意料之外,虽然他并不特别在意铁产量多少,但比别人强,尤其是比那未来要当他们大哥的俄罗斯强,就叫他不禁骄傲起来。
    &34;大又有何用外强中干罢了!&34;
    【钢铁,号称工业的粮食,它的产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要依托大炼钢铁,钢铁工业因此是被视为工业之母一般,决定国家工业化基础的决定性产业。
    洪武年间,明政府的铁产量高到能在内库放好几年的量,朱元璋认为采铁劳民,就下令停止铁冶所工作。】
    这两段话连在了一起,老朱的神色又晴转多云了。他觉得那后辈,不会是在骂自己吧咱可只是在爱民啊!
    【明初官营铁厂占据绝大多数产能,民营微不足道or没有统计数据。它得以发展,是老朱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河北磁州临水镇,元朝曾设铁冶所,下辖15w户人,每年产铁百余万斤(50吨+)。有个小吏就谏言,请朝廷在此地重开铁厂。
    朱元璋不悦道:就没听过“天下无遗利”。
    且利不在官,则在民。民得其利,则利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今各冶铁数尚多,军需不乏,而民生业已定,若复设此必重扰之。
    亲,你是想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这次我只想当一个综艺咖太子别虐了,太子妃是真病了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斗破:我能强化万物万人迷娇气包穿进恐怖游戏摆烂后宗门全是妖孽,偏偏我是大师兄被系统砸脸后,我与钟离互换身体爱你到此为止得仙家传承后,瘸子一路开挂主母发疯,纵享爽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