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善贷,劝农司那边你多盯着点,一旦解决这些问题,朝廷要大力推广此物。”
    在张居正眼里,番薯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御麦,御麦此时亩产也不过一石多些。
    不过,魏广德深知,现在这种二三百斤的产量当然不是番薯和御麦的极限,后世这个产量可是还能翻上两番的。
    当然,这和后世科学耕种,还有化肥的使用密不可分。
    但就魏广德看来,先熟悉作物习性,完善种植方法,再想办法逐渐精选优良品种提高产量,总得一步步来才是。
    先把种的问题解决了再说其他,他可没办法一步到位,直接整出亩产千斤的作物出来。
    就算南方水稻,这会儿也不过亩产两石,杂交水稻上千斤产量,还是不要痴心妄想了。
    现在御麦和番薯面临的问题,其实还是大明对这两种作物不够了解,就好像御麦,虽然宫里已经有数十年的种植历史,但都是当做观赏植物对待,而不是想办法怎么增产。
    这就导致,劝农司只能从宫里负责看守花圃的花匠那里了解种植上的问题,而御麦的种植密度、适应季节这种非常重要,十分影响产量的信息,是半点没有,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尝试。
    番薯,其实也是类似的问题需要研究。
    而且因为大明国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甚至在不同省分,御麦和番薯都要采用略微不同的种植方式,所以真正全面推开还为时尚早。
    不过作为技术储备,魏广德认为还是要继续坚持做下去,特别是番薯耐旱的属性,就极为适用。
    明末那些年,北方连年大旱,农业完全失去了灌溉作物的水源。
    但是,紧张的水源种不了小麦、稻米,甚至御麦可能都有些问题,可是种番薯确实没有问题的。
    番薯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的水源极少,甚至水源多了直接影响产量,导致绝产。
    当然,现在大明北方倒是还没有面临缺水的困境,黄河水患依旧是朝廷需要面对的,棘手的问题。
    只不过,魏广德通过对黄河流域省份报上来的奏疏,已经注意到一点,那就是似乎去年和今年,黄河流域的降水有一定的减少。
    虽然不够明显,但反映在奏疏里,那就是水患没那么严重,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真千金快回来,他们都想拆散你家全民转职:暗影君主我无敌你随意无为剑起都市最强武帝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重生归来:我要大小通吃!最狂邪医爹爹开门,系窝呀!她太撩,禁欲大佬沦陷揽细腰断绝关系后,我一秒涨一虫成虫族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