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及早发现,也是错误。
    毕竟,此事的发端是内阁、宫里打算让水师下西洋,为皇帝大婚营造盛大的仪式。
    若没有此事,兵部怕还被蒙在鼓里。
    不断有人从藏书楼里出来,封赏一两本,三五本书册,小茶几上很快就堆了厚厚两摞,估摸着最少也有五六十本书了。
    这些书册,王锡爵大多都查看过,全是记载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文献,其中甚至还有舆图。
    如此之多,全是关于三宝太监的资料,王锡爵就算再傻,也猜出其中定然有猫腻。
    不过此事闹大了对翰林院不利,他现在打算息事宁人。
    “谭大人,我们借一步说话。”
    王锡爵小声对谭纶说道。
    “好。”
    谭纶点点头,和王锡爵走到一旁无人处,王锡爵这才问道:“此事到底为何,你兵部的书册会存放在我翰林院的藏书楼里。
    别用是我翰林院的人去兵部借书做借口,真有此事,你们兵部会拿着记录来寻书才是。”
    “王大人记得宣德和成化时,当时宣宗皇帝和宪宗皇帝都曾有意重启下西洋之事否?”
    周围没人,谭纶就直言道。
    有些消息,他们这些话事人知道就好,能够把风波消弭于无形。
    王锡爵闻言点点头,他不仅知道最后都没成行,还听人说起过原因。
    宣宗那次是因为南北方先后发生战事,不得不暂停下西洋的行动。
    而宪宗皇帝那次情况就复杂,听说是文献和海图找不到了
    想到这里,王锡爵现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猜测多半就是那些朝臣为了阻止皇帝发出下西洋的旨意,刻意把这些书册藏起来。
    又担心皇帝心有不甘,藏在兵部怕被锦衣卫查获,那可就是欺君之罪,最后选择直接把书册搬出兵部,藏进了翰林院里。
    这样,就算皇帝发狠要追查,查到了,不过就是翰林院借了兵部的书册而已,估计他们还煞有介事做了条子,只是没上登记薄。
    这样操作下来,事发了也有说头,下面官吏失误,忘记登记了,并非欺君。
    想明白这点,王锡爵马上就问道:“一共有多少册,是否都在我翰林院藏书楼里?”
    “一共一百三十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有一卷度人经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家父吕奉先我的抗战有空间综影视:男配才是金手指大秦:物资倍返,苟在地宫无敌了嫡姐逼我做侧房,重生二嫁上龙床快穿之从七零年代开始正想穿越现代去致富,我重生了分手后我成了聂局,你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