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李徽向徐州主要官员介绍了枞阳之战的经过,以及在枞阳之战中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是关于调整东府军建军思路。对之前过分依赖火器,造成东府军作战体系不够完善,在实战中暴露的问题的自我批评和反思。
结合枞阳守城战的战例,李徽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火器尚不足以代替冷兵器作战。过于依赖火器的后果,便是在失去火力的优势之后,东府军办法不多,拼劲不足,战斗技能不多。
以枞阳之战为例,若桓玄决意死战,数十万大军全部投入战斗的话,枞阳守城战的结局会逆转,整个守城的东府军可能会覆灭。
这固然因为枞阳县城城防不坚固的缘故,但何尝不是因为有火器在手,认为对方会被火器打击所威慑,不敢死战。想当然的认为会压制对手的战斗欲望和意志,以至于战前的谋划不足,对困难估计的不充分。对战斗的组织也不够完善。归根结底,便是认为火器万能,从而轻敌自大,训练松懈,钻研战法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的问题。
李徽在会上承认,主要责任在自己。之前自己的建军思路便是希望建立一支火器为主要力量的兵马,从而对冷兵器作战的技能和战法不够重视。事实证明,徐州在经济规模财力物力和资源禀赋的困局之下,火器的发展颇为缓慢,普及也极为困难的情形之下,不可放弃常规战力,反而要大大的加强。
李徽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想法。一方面继续对火器进行改良和普及,但并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加强传统兵种的训练水准,以及对兵法战法的进一步钻研和精进。
当然,不能走回头路,传统兵种的加强不意味着一把抓。李徽建议主要加强两个兵种,一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兵马。东府军目前骑兵兵马三万,大部分集中于青州四郡,归于周澈属下。那也是因为北方地势特点,同北方势力交战的需要。南方多水网纵横之地,骑兵的作战有所限制。
但随着北方局面的演变,将来同北方胡族势力作战,骑兵将是必不可少的兵种,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东府军的作战力。
之前受限于骑兵昂贵的马匹和后勤的需求,东府军的骑兵一直保持在两三万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