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6/8)页
之,奉承者有之!唯缺不跪者!
    即使有人不跪,有机会站着说话,但只要在连大将军面前,他的腰板永远都是弯的!
    明明大家都知道他比连大将军高一头,偏偏站在一起时却矮了一头!你说怪不怪?
    常子衿和辣椒也相对淡定,毕竟从小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人。
    但二妮心里却是波涛起伏!
    正如凤九霄所说的,灭门的府尹,破家的县令!一个县令为什么能被叫做县太爷?为什么叫在家的县令?那是因为在一个县城里,他是至高无上的权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你生就生,让你死就死!得罪了县太爷,能让你家破人亡!
    她小时候有一次陪父亲进城,恰好看见过县太爷出行的阵仗!
    据说那天有朝廷大官路过县城,县令特意安排仪仗迎接大官,整个仪仗队伍浩浩荡荡不知有多少人!
    但自己记得很清楚!因为那一天街道两边全是人,有不少人都在讨论仪仗队,有人问就有明白人解释,她那个岁数正是记忆力最好的年纪!
    仪仗队里首先有举牌二人,分别执“回避”和“肃静”朱漆木牌,间距三丈开路!
    随后旗手两人,一人手持青旗,上绣“奉旨牧民”;另一人手持蓝伞!她记得很清楚,有人特意强调伞上的花纹是素云纹!
    接着是锣夫一人,每次鸣锣七响!因为那个县太爷是七品!
    接着是近身护卫六人,其中刀斧手两人,佩腰刀分立轿两侧;马快两人,着皂衣持水火棍,观察街面异常;亲随两人,携印匣、公文袋随轿小跑!
    然后是轿夫四人负责抬轿!二妮记得,当时有人特意问了,为啥不是八抬大轿,有明白人说,那是因为县太爷只是七品!级别不够!
    另外马夫一人牵备用马匹;书吏一人捧记事簿记录沿途民情;杂工两人,分别扛条凳和雨具箱!
    此外有乐工六人吹唢呐、击云锣,奏的曲子忘了什么名字了;抬龙亭设香案三人,备清水洒街;礼生两人,着襕衫执“恭请宪安”帖。
    当时二妮以为县衙也就这些人了,正好也有人提出了相同的问题,明白人却说,这才哪到哪?还有不少人没有现身呢!比如夜间时分,巡城至少需要十人!这些人虽然不算县衙正式人员,却归县衙调
第(6/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爹爹开门,系窝呀!公主被读心后,想刀人的心按耐不住旧日音乐家最狂邪医刚重生年代,被卖三百彩礼他带着绿茶虐我?姐直接离家出走双修:我一手执笔,一手执剑都离婚了,我相亲你醋什么仙道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