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姜迎欢一手提拔,勉强算是她的人。
“此事不小,等皇上来了一并说。”
右相崔兆也说:“娘娘,若是有要紧事,不如让臣等先行商议,等陛下到了再告知,国事为先。”
姜迎欢看向已七十五岁高龄的崔兆。他老得整个人都有些浑浊,看着老糊涂了,实际比谁都精明。
在座更是没一个简单的,全都眼观八方,耳听六路,消息灵通。姜迎欢来之前见了谁,怕是早就知道了,什么事也猜得八九不离十。
如此一来,姜迎欢便不卖关子,将张扉之的奏疏传下去,让他们自己看。
众人看过后,都没说话,在等崔兆或是王安和先说。
奏疏最终传回到崔兆手里,他看向姜迎欢。
“太后娘娘,底下的人竟敢做出此等事,该严查。”
“是啊,好大的胆子。”姜迎欢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先帝才走没多久,底下就出了贪官,看来是把他的教诲都忘了。”
先帝在时,曾大力打击贪墨,肃正朝堂之风。姜迎欢搬先帝出来,无非是要给此事定性很严重,为她接下来动作做铺垫。
“娘娘说得是,确实该严惩,不知涉事的具体都有谁?”
“既然是浙江出了问题,那就先从浙江巡抚查起。依哀家看,一个都跑不掉,整个浙江上下沆瀣一气。”
崔兆未言,颔首算是默认,他不敢说什么,多说多错。
“我来晚了。”
姗姗来迟的李恒舜迈进门来,瞬间吸引去全部注意。在场大臣皆起身跪下行礼,只有姜迎欢不动如山,等着李恒舜向她行礼。
“见过母后。”
等姜迎欢点头,李恒舜才转身叫起众臣。
“母后传召儿臣是有什么事?”
“让右相给你说吧。”姜迎欢一副乏了的姿态。
“陛下,老臣来说。”
崔兆向李恒舜简述浙江一事。他是三朝老臣,在先帝手下得以重任,又护着李恒舜长大,他最有资格来说事,姜迎欢一向给他面子。
在场的个个是老臣,六部尚书外加王安和,王安和曾实任李恒舜老师。因此在这些人面前,李恒舜是很谦卑的,以示尊重,更需要仰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