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第一一五七章 下场
    其实被下狱之后,陈新甲本该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按以往惯例,接下来他只要安安静静的,闭上嘴巴,一年半载之后,风头过去了,其实也就没啥事了。
    但是他没有闭嘴,他仍在想方设法自救。
    他在狱中一边不断上书乞求崇祯皇帝宽恕的同时,另一边也不断利用家人和亲友探望的机会,让人携带书信出去。
    夹带的书信之中,有写给首辅周延儒的,也有写给与他关系密切的阁老大学士谢升的。
    甚至还有写给山海关兵部分司郎中沈迅,拜托沈迅联络杨振出面营救他的。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写出去的信,一封都没落到当事人手中,全被锦衣卫从他的亲友仆从身上搜了出来。
    这可是锦衣卫的诏狱啊!
    狱卒也好,守卫也好,银子虽然是来者不拒的,但是涉及陈新甲的事儿,已经是朝野哗然,正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可不敢瞎胡搞。
    在这些书信里,陈新甲仍旧在为自己辩解,声称皇帝对他的作为是知情的,而且是同意的。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自救行为,落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是跟“作死”没有两样。
    就这样拖了几天之后,不仅崇祯皇帝的怒气未消,议和条款泄露一事又起了新的风波。
    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午,数百名进京赶考的举人和国子监生顶风冒雪,自发齐聚在大明门下,叩阙上书,请求朝廷究治兵部尚书陈新甲私下与清虏议和通款之罪。
    他们的上书被锦衣卫收取,送进宫中之后,崇祯皇帝终于下定了处理的决心。
    十一月二十九日下午,内阁大臣们与刑部尚书、侍郎们,被紧急叫进了乾清宫,为陈新甲议罪。
    首辅周延儒虽然没有收到陈新甲从狱中写给他的求救书信,但他毕竟是知情的,所以为陈新甲说了话,而且很圆滑的避开了该不该议和的事情,只说道:
    “国法,敌兵不薄城,不杀大司马。”
    周延儒算是相当委婉地为陈新甲说了一句话。
    至于跟陈新甲关系密切的大学士谢升,觉察到势头不对,面对皇帝询问,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无论如何,与虏议和,乃是军国大事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合欢宗:挨打就变强,师姐别停!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好孕雌性超香软,绝嗣兽人揽腰吻天哪,我居然是女票的男闺蜜摄政长公主重生1976:我靠打猎吃饱饭替亡母和离后,侯门弃女闹翻皇城战谋替身为凰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