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四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枪法不咋的,所以他并不像大多数八路指挥员一样拿着驳壳枪喊一声打后对敌开火。
五十米左右的距离,驳壳枪要是能打中敌人大年初一烧了头柱香都不可能。
为避免再遭黑枪。
先前遇袭的十余鬼子,散开在高梁边缘百米位置。
增援的鬼子很快到达高梁地北面,与先前围在高梁地的鬼子班汇合。
两军曹交流了一会儿后,立即布置兵力散开作进攻准备。
十多鬼子猫着腰,由北向南接近高梁地,到达高梁地边缘五十米左右,两挺轻机枪分别置于高梁地北面东、西角。
持步枪的鬼子三人小组解下背包,压弹拉栓,按训练大纲要求,即将在机枪掩护下从正面突击,杀进高梁地。
剩下的鬼子蹲在地上,如果发现高梁地敌人不止一个,再作第二梯队进攻。
猎杀高梁地中卑鄙偷袭者的行动,即将展开。
虽然那只老鼠可能仅有一只,但是俩鬼子军曹却都没有大意。
狮子博兔,图个乐呵。
不知是巧合,还是俩鬼子军曹故意配合
鬼子发起攻击的位置,距离高梁地边缘刚好五十米左右。
高梁地四周,先前负责警戒的鬼子,端着步枪仍然趴在高梁地边缘百米开外。
这样的场景,经历过多次…
无论是八路还囯军,步枪子弹几乎很少能击中五十米开外的目标。
而皇军精英,百米外击中目标,不过是最基本的射击水平。
高梁地中的老鼠,冒头必死!
东面某一条南北向沟里。
北面的鬼子如预料般被吸引向西侧。
鬼子扫荡队伍之间的空档并不大。
胡义卸下挂在肩上的步枪,横端在手里。
哗啦一声子弹上膛,猫着腰顺沟渠向北。
在他身后,三十余人影自觉地排着队,不紧不慢地跟在胡义身影后。
再后面,大批民兵紧随。
稀拉拉的如蚂蚁搬食般走成一长溜。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