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7/8)页
受乡绅的跪拜,然后将帝国的赋税权转移给这些地方承包商,似乎已经成为了从汉代开始,直至千年后的传承。
    在国内的,叫做……
    在国外的,一般都称之为买办,帮办。
    所以,斐潜要依旧沿着这条路走么?
    征服者,应该留下一些什么作为印记?
    三宫六院,将种子播撒得宛如中山靖王一般,然后让后世某个时代的人,自称是斐带子,正统·皇亲国戚?
    幸运的是,秦始皇给华夏的皇帝,开了一个好开头,即便是他没得到什么好结尾。
    那么斐潜想要给当下这个大汉留下一些什么?
    作为后世来人,斐潜险要试一试新的道路。
    这就是斐潜的御世之道了。
    全新的制度,全新的阶层,全新的战争,全新的技术,以及……
    全新的政体。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知识,尤其是历史的知识。
    有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
    斐潜觉得这话,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
    神秘,深奥,并且真假难辨。
    大抵上是孔老先生带来的弊病,然后由司马迁给发扬光大了。
    对于大多数的民众来说,历史显然是令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的,暂且不论所用的文字是如何佶屈聱牙,叙述方式如何枯燥乏味,单是那些汗牛充栋、卷帙浩繁的典籍,就足以令人退避三舍、叹为观止了。
    除非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否则根本难以登堂入室。即便偶尔进去了,也不啻于进入一座年深日久、幽暗曲折的巨大迷宫。
    所以,准确的来说,这玩意不是一般人所能一窥究竟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而不是『平民百姓喜』。
    这就给封建王朝的『知识分子』阶层,带来了可以操作的空间。
    历代的封建王朝之中,统治集团和权势阶层之所以热衷于占有历史和解释历史,其目的便是钳制思想、牢笼天下,打造一套有利于其统治的价值观,让民众以其是非为是非、以其善恶为善恶。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其实就是让历史服务或屈从于政治权威,在某种主观目的或权力意志的驱使下,对史实进行删削、裁剪、修饰、涂抹,甚
第(7/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疯批少帅的心头娇官场奇才穿书之我在种田文里稳定发疯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断绝关系后,我一秒涨一虫成虫族天灾!我,天下无敌爹爹开门,系窝呀!最狂邪医我这等人,也能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