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面粉厂?”韩悠有些不理解:“怎么说?之前您不是一直要说建面粉厂吗?不是担心这,担心那的。现在郑主事的意思是,朝廷会支持咱们?”
“对,咱们家这一次可露脸了。郑主事特意在丞相跟前提了咱们家呢。”韩盛笑着说道。
“真的啊?”韩悠这一下更激动:“那这面粉厂得建啊!必须建!明天就建!”
“哪有这么快。”韩盛笑了笑,道:“这不是喊你们商量呢吗?选址、规模、前期投入多少都得商量明白。”
“还得研究研究怎么打通销路,这里面的事情多着呢。”
韩悠这个时候却说道:“咱们得尽快,既要做得好还要做的早。你们不理解,咱们这位丞相既然提到咱们家,那摆明了是要树典型。只要咱们干好了,赚钱还是其次,以后咱们家可就真的入了丞相的眼了。”
“哦?真的吗?”韩盛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
韩悠立刻解释了起来。
韩家在商量的时候,一号坊里,一家新铺子开张了,一个年轻人挂上了陈记布装的牌匾。几个年轻人招呼着看热闹的人进铺子里看看。甭管买不买,先进来看看,凑凑人气。
长安毕竟是此时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又在刘备势力手中多年,城内已经出现了大量无地的工人,虽然没有耕地但是挣的其实不少,消费能力也是可以的。
不少人进去之后,发现这陈记布庄不光东西,价格还便宜,便直接消费了一波。让陈家人高兴不得了。
陈记布庄对面,一个茶摊上。穿着便服的刘平正在喝茶,他对面则坐着五大三粗的王铜棍。
“棍儿,你说你要不要整个产业啊?天天光跟着某,能赚多少钱啊?”刘平一边喝茶,一边跟王铜棍聊着闲篇儿。
“俺哪来的钱置办产业?”王铜棍两手一摊:“每月的月钱都用来喝酒了。”
“话说,你月钱多少啊?”刘平有些好奇。
王铜棍这些人的月钱都是刘备的王府支出的。也就是说,刘备是用自己的小金库给刘平等人养保镖呢。
“每月一千大子儿。”王铜棍笑着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