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元末明初,正是儒学思想进行蜕变的关键时刻。有无数大儒,想通过“格物致知”,进行突破。但是,即便以宋濂的学问,对格物致知也研究不深。
    到了明朝中期,大儒王阳明采用先贤的学问,对着一棵竹子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不但毫无所得,反而把自己累倒了。
    最后,王阳明舍弃了先贤对“格物致知”的解释,龙场悟道,创造了“阳明心学”,主张“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番解释,当然让儒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不过,与此同时,儒家的“格物致知”,也距离现代科学思想越来越远。
    现在,朱标提出了对“格物致知”的另外一种解释,为宋濂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对宋濂这样当世第一、苦求突破的大儒,其意义真是如何形容都毫不为过。
    当即,宋濂和小朱标一起,做起了“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实验。
    他们很容易就发现,蜾蠃背负螟蛉不是为了让螟蛉子做义子,而是让自己的孩子吃掉螟蛉的尸体。
    《诗经》所写,世人公认……竟是真的错了!
    “格物致知”小试牛刀,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自己顺着这条道路研究下去,会取得何等的成就?
    宋濂能不激动万分吗?
    能不对小朱标另眼相看吗?
    天啊!
    他才五岁啊,就如此惊才绝艳!
    随着他年岁渐长,真不知能成长到何等地步啊!
    宋濂看朱标的目光,充满了期待!
    ……
    ……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过去,朱标已经六周岁了,换算成虚岁那就是七岁。
    寻常孩子,七八岁狗都嫌。
    但朱标却有一股温润如玉,雍容华贵的气质在身,令人一见不但心生好感,而且不敢小觑。
    即便徐达、胡海、邓愈等军中宿将,见了朱标之后,都不得不收敛自身,不敢造次。
    即便常遇春这个师父兼岳父,也不知不觉间,对朱标轻声细语,客客气气。
    事实上,这些大将也甚至奇怪。
    主公朱元璋也就罢了。虽然他出身低微,但既能力卓绝,又是大家的主君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八零娇艳美人,离婚夜硬汉破门强宠穿越之异空飘零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界域轨迹:异界篇长公主今日驯服萧督主了吗?王熙凤给林妹妹做娘?一人:我,蛊神圣童,吃哭药仙会我走后,渣男一夜白头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综影视:女配她迷人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