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果然中计,率军追击,却一头撞进了曹操布下的十面埋伏之中。一时间,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吕布军陷入重重包围,损失惨重,狼狈败逃回兖州。
曹操趁势而起,迅速渡过黄河,兵锋直指东郡。东郡守军本就对吕布的败退心生畏惧,又见曹操大军来势汹汹,纷纷望风而降。曹操如入无人之境,连克数城,兵临濮阳城下。
濮阳乃东郡治所,吕布在此坚守十余日,试图阻挡曹操的进攻。然而,曹操兵强马壮,攻势如潮,吕布又无援军可依,最终无奈弃城,逃往兖州治所昌邑县。
曹操并未选择追击吕布,而是展现出其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他命部分兵马攻取东郡其他县城,巩固已得之地,同时主力大军一路向东,直奔青州而去。公孙瓒闻讯大惊,曹操绕道其身后攻打青州,这无疑是对其侧翼的巨大威胁。公孙瓒深知青州若失,自己将会腹背受敌,于是急忙回兵救援。
然而,曹操早已料到公孙瓒会来救援,于是在平原郡设下重重埋伏。公孙瓒率军急行军而来,疲惫不堪,一头扎进了曹操的埋伏圈。一场激战之后,公孙瓒损兵折将,大败而逃,仓皇逃往临淄城。
曹操趁机挥师南下,将平原郡一举攻下,随后又马不停蹄地攻取了济南国。至此,曹操在黄河以南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张,成功有了立足之地。
随着战争的不断变幻,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张亮亦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他始终无法理解曹操的决策——为何曹操会像疯了一样,不顾冀州的安危,对袁术穷追猛打,完全不顾及后方的稳定。
在张亮看来,冀州的局势本就脆弱,黑山军虽与他达成了停战协定,但这种协定不过是纸面上的承诺,脆弱得不堪一击。
然而,曹操却似乎完全不把后方的安危放在心上,只是一味地在中原攻城掠地,疯狂扩张。
张亮深知,曹操的这种决策背后必然隐藏着某种深意,只是他尚未能看清其中的奥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亮决定采取行动,命褚飞燕和张白骑两个兵团再次出兵攻打冀州,试图借此探查曹操的真实意图,同时也为自身势力的扩张寻找机会。
与此同时,袁术在得知两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