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朱元璋这已经是第二次在朱四维跟前表露提前退位的想法了。
    一次或许是随便说说,但是第二次只怕就是未必了。
    朱四维不由细细琢磨,莫非大侄子真有退位想法?
    但是在世的皇帝退位做太上皇,这想法太不合理了。
    朱元璋看到朱四维震惊的表情,顿时大笑道:“哈哈哈哈,小叔父终于也有被吓到的时候啊?咱一直以为小叔父面对什么事情都能泰然处之呐!”
    朱四维苦笑道:“陛下还有心情开玩笑?要是让臣子们知道你这种想法,这大明的天都要塌半边!”
    朱元璋笑道:“所以,咱现在不是只跟小叔父透露这种想法嘛!”
    四维随即肃容道:“陛下,你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朱元璋伸手提起茶壶要给朱四维倒茶:“小叔父先别着急上火,来,喝茶喝茶!”
    朱四维直接用手掌盖住茶碗,没好气道:“先不喝茶了,臣现在哪还有心思喝茶啊?陛下应该知道,我大明以前朝代虽然出现过七位太上皇,但是这七位之所以退位当太上皇,都有不得已的因素,无不因为客观原因,跟陛下现在可完全不同啊!陛下正当盛年春秋鼎盛,且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标儿跟你也是父慈子孝,陛下何以产生退位想法?”
    朱元璋虽然小时候放牛没读过书,但是后来参加义军以后一直都在学习,尤其是当了吴王以后,对于史书尤其酷爱,当了皇帝以后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朱四维说的那七个太上皇,他自然也知道。
    唐朝三位,宋朝四位。
    第一位,唐高祖李渊,他在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后,退位做了太上皇。
    唐朝第二位太上皇是睿宗李旦,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争权,然后发动政变杀了太平公主,随后他便退位,让儿子李隆基接掌了大位。
    第三位本就是李隆基自己,他逼得老爹退位做太上皇,结果儿子李亨有样学样,趁着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老爹逃离长安威信扫地的机会,直接强势登位,李隆基在猝不及防百般不情愿中被动遥尊为太上皇,创造了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晚年过得狼狈凄惨不堪。
    第四位是宋徽宗,眼看金国打来了,仓惶之下非要传位给儿子宋钦宗,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前途尽毁?无所谓,国科大会特招我权利角逐:小狱警也能问鼎青云她又拽又软我有一座太上道宫娱乐:这个影帝有点儿帅你需要呼吸负鼎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