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能刺杀李治,最终是李治登基称帝,那告密的这一房,便就能成为李治的股肱之臣。
那如果成功刺杀了李治,可最终李泰却没能登基称帝……这对韦家而言,的确是最不利的一种可能。
但好歹,向李治告密的这一房,依旧能保留下来,而且未来正阳公清算的时候,有这一房在,韦家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李治在得到这位韦家年轻人的消息后,生活倒没什么变化——更没把这件事告诉李世民。
没有证据的事,说出来就是污人名声。
尤其是在这种紧要关头。
他倘若傻乎乎地去告状了,结果最终没人对自己动手,查也查不出来什么,这就成什么事了?
至少,在李世民的眼里,就是李治小肚鸡肠的佐证,明明优势在他,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亲兄弟往死里按。
这是李世民最见不得的事——毕竟他就曾亲手做过这种事,不愿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
所以,他只能自己有所防患。
韦家行事,没那么明目张胆,李治防备了一个月,没见着、也没寻到什么踪迹,这让他不由得有些庆幸。
幸好自己是没同父皇说。
什么韦家内有了内乱,都是假的,这就是给自己设计的一个陷阱——想要自己去告诉父皇一个假消息,污了自己在父皇心里的形象。
幸好自己谨慎,没中这个圈套。
一个月时间没什么动静,这让李治多少有些松懈。
韦家当然没放弃这个念头——只是,既然都要这么做了,只是一个李治,倒显得他们没什么志气了。
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把他们现在面临着的那个最大的麻烦,把那位正阳公也一并给解决了呢?
虽然…此前有人针对正阳公的事都没成功。
无论是那五门七望,还是那前太子李承乾。
韦家并不比他们高明到哪去,但…他们一个在暗、一个在明,偏偏都没尝试过用火器取尹煊的性命。
也许…这个办法会有用?
反正刺杀李治已经是死路一条,即便再多一条死罪,还能让他们多死一回不成?
又两个月后,盛夏渐渐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