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大元素卖点已经足够在暑假期间把日本观众引进电影院的了。
实际上不但松竹映画给了这部戏最大的支持度,鉴于《摘金奇缘》的票房成绩,东映旗下的院线和一些独立影院也加入了进来,给了较好的档期。
所以这部电影在暑期票房大爆,本土票房差一点就摸到了四十亿円,居然成了雾制片厂至今为止,在日本最卖座的电影,也是口碑最好的电影。
日本的剧评家几乎十个人里有九个替这部电影吹嘘的,已经有点现象级电影的意思了,好像在八月份里,不看这部电影就算不得日本人。
所以这也让雾制片厂对这部电影海外发行充满了信心。
预计全球票房加上全球录影带发行,还有电影主题歌的单曲授权,至少还能给雾制片厂再带来四五十亿円的后续收入。
这让雾制片厂的全体工作人员怎么能不引以为傲,不志得意满?
当然,有一点他们其实并不知道,那就是原版的《保镖》可是在日本斩获了四十一亿日元的票房。
如果从这一点上来看,宁卫民出品的改编版似乎还是要略逊美版一筹。
但关键问题是投资成本不一样啊。
美国拍《保镖》花了多少钱?
雾制片厂拍这部戏才花了多少钱?
那差距太大了,是好几倍呢。
而且要知道,本年度六月份里最卖座的日本电影《敦煌》投资四十五亿日元,在日本本土票房也就达到了八十二亿円。
也就是说,拥有大映公司的德间书店在这部电影的本土票房上,也就勉强打个平手。
如果从投拍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看,雾制片厂的这部《保镖》的利润其实是超过这部《敦煌》的。
雾制片厂在这部电影的投资上,仅用十个亿就赚到了至少五十亿,说是全球电影行业里的投资奇迹并不为过。
更何况宁卫民本人其实也并不在乎这个。
爱咋地咋地,反正美国人的钱揣进了他的腰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