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慕容渊第二次兵败,更加是慕容部落难以承受之痛。
他前后的两次兵败,虽然总体上看损失的兵力并不多,可是,第一次搭进去了,慕容部落最强的一支骑兵。而第二次搭进去的,却是慕容部落最骁勇善战的那一批将领。
而当他被调到针对拓跋部落的战线之后,表现同样强势。
拓跋长平的叔叔拓跋宗德,就是兵败之后,被赫连平乱亲手砍下了他的脑袋。
而这件事情,也一直被拓跋长平所耿耿于怀。毕竟,在拓跋长平的少年之中,拓跋宗德算是拓跋长平为数不多的温暖之一了。
而赫连平乱开始负责针对拓跋长平的战事之后,拓跋部落的众多名将也步入到了大武皇朝那些名将的后尘,一个个的都栽在了赫列平乱的手里,也就只有一个拓跋宗政,才遏制住了赫连平乱的连胜之势。
如今已经四十多岁赫连平乱,从他十五岁第一次领兵作战开始,已经是将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
这将近三十年之内,赫连平乱南击大武,西伐慕容,东却拓跋,大小共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八,余者钧解。
而剩下的这四场,其中足足有三场,和他打平的都是同一个,正是和他并列为北狄三大名将之一的拓跋宗政。
相比之下,拓跋宗政的战绩就不是那么好看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算是像赫列平乱这样的不败名将,他的身上是背着败绩的。
虽然只是少年时期在他刚出道的时候的一次小规模的争锋,但是,也正是因为少年时期的那一场小规模的争锋,虽然两个人并列为北狄三大名将,但在世人的眼中,依旧还是赫连平乱隐隐之间要压上拓跋宗政半头。
毕竟,就算是拓跋宗政之后的履历,再怎么耀眼,但就是因为少年时期的那一场小规模的争锋,相比赫连平乱,多了那么一丝污点。
这一丝污点,在平常的情况之下,算是丝毫都看不出来。可一旦和赫连平乱进行对比的话,一时间,就仿佛变得无比的显眼了。
而且,赫连平乱不仅是一个军事家,他同样是一个政治家,曾经十年为相,用十年的时间,在金帐王庭推行改革,洗平了金帐王庭几百年变迁之中积累下来的沉轲。
在那之前,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